提高
二手气质联用仪的灵敏度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,涉及多个方面的优化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:
一、样品处理方面
1、浓缩样品:当样品浓度低于仪器检测限,可采用浓缩方法提高分析灵敏度。比如分析水和食品中的残留农药,其浓度常为ppb(1e-9g/ml)到ppt(1e-12g/ml)级,即使采用不分流进样注射5μL样品,单一组分的绝对进样量也难达1e-12g,一般GC检测器难以达到此检测限,所以需对样品进行浓缩。常用的浓缩方法有液-液萃取之后挥发溶剂再定容、固相萃取(SPE)等,但存在费时、费溶剂、可能损失样品及污染环境等缺点。超临界流体苯取(SFE)和固相微萃取(SPME)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色谱分析方法,尤其是SPME被认为是无溶剂萃取方法,可与GC直接联用实现自动分析,能检测到水中1~20pg多环芳烃。
2、选择合适溶剂:在满足分析要求的前提下,尽量选择沸点与初始温度差别大的溶剂,这样有利于样品的分离和检测,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灵敏度。例如,柱温初始温度是摄氏30度时,使用乙酸乙酯(沸点摄氏77.1度)作溶剂会比使用二氯甲烷(沸点摄氏39度)效果更好。

二、仪器操作参数方面
1、优化气体比例:对于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(FID)等,优化氢气(H₂)和空气的比例,使样品充分离子化,可提高灵敏度。一般空气流量小于200mL/min时,流量大小对灵敏度有一定影响,大于250mL/min条件下,空气流量对检测器灵敏度影响较大。
2、调整尾吹气流量:优化尾吹气流量至25~35mL/min,可减少组分的柱后扩散效应,在改善分辨率的同时,使峰变窄变高,从而提高灵敏度。
3、保持部件清洁:保持进样口、FID喷嘴和气路的清洁,定期更换进样垫、衬管和石英棉,防止杂质积累影响灵敏度。
4、选用优质材料:使用高纯度的气(载气、H₂、Air和尾吹气),可降低噪音,进而提高灵敏度。
5、降低初始温度:分析物或溶剂和分析物在柱子的小面积上凝结,会使峰变窄变高,建议初始温度最好设在比最快出峰分析物的沸点低摄氏50度左右。
6、选择合适的内衰减比例:放大器输入电阻的大小决定放大器的电流放大倍数,影响FID灵敏度,输入电阻大,灵敏度高,但噪声也会增大,需兼顾仪器的信噪比来调节放大器输入电阻大小。同时,改变放大器的输出电路衰减值也可改变FID灵敏度,如瓦里安公司的FID灵敏度可设定为9、10、11、12,数字愈大代表灵敏度愈佳。
三、进样方式方面
1、采用不分流进样:不分流进样可使更多的样品进入色谱柱,增加进样量,从而提高分析灵敏度,同时简化样品处理步骤。
2、冷柱头上进样: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样品在进样过程中的扩散和损失,有助于提高灵敏度。
3、程序升温进样:通过合理的程序升温,可以使样品中的各个组分更好地分离,提高峰形的尖锐度和对称性,进而提高灵敏度。
4、大体积进样技术:采用比常规GC大几十到几百倍的进样量(5~500μL),可显著提高灵敏度一到两个数量级。不过要注意避免超载问题,可通过配置专门设计的LVI进样口或基于已有进样口设计附加配件来实现,其原理一是冷柱上进样,二是基于FTV技术。
四、仪器维护方面
1、定期维护校准: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,定期对气质联用仪进行全面的维护和校准,包括检查和清洁仪器的各个部件、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零部件、校准仪器的参数等,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。
2、及时更换耗材:及时更换进样垫、色谱柱、过滤器等耗材,避免因耗材老化或性能下降而影响仪器的灵敏度。
3、软件更新升级:关注仪器制造商发布的软件更新和升级信息,及时安装最新的软件版本,以优化仪器的性能和功能,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,间接提升灵敏度。
提高二手气质联用仪的灵敏度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。通过实施上述措施,可以显著提升气质联用仪的灵敏度,从而更准确地检测和分析样品中的化合物成分。